超标七千倍?小心“毒耳环”里的有害元素
仿真饰品的毒耳环生产流程包含设计、压模、超标翻砂、千倍烧焊、小心抛光、有害元素电镀等多道工序,毒耳环出现镉、超标镍、千倍铅等有害元素超标,小心是有害元素为了饰品更美而成本更低。(农健/图) “你是毒耳环来碰瓷儿的吧?” 在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家饰品店,当南方周末记者咨询耳环产地、超标生产商名称、千倍是小心否有质检报告等问题时,店员露出不可思议的有害元素表情:“几十块钱的东西而已,你问这干嘛?”她似乎第一次被这样提问。 满墙的耳环、耳钉、耳夹被装在一个个小格子里,密密麻麻。射灯下,这些模仿珠宝、玉石和贵金属制成的仿真饰品折射出绚丽的光芒,女孩拿起它们,也拿起了对美的想象。 但美丽的背后,可能暗藏健康风险。许多耳环等仿真饰品是“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甚至镉、镍、铅等有害元素超标,戴上它们可能会“过敏”,健康亦受到威胁。 强制性国标《饰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GB 28480-2012)对非贵金属(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等8种金属元素)中的有害元素限量做了相关规定,因穿孔与人体接触,耳环比项链等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饰品更严格。 然而,国标执行已过十年,因为检测成本高、没有强制要求等原因,合金耳环等仿真饰品有害元素超标的案例和召回事件依旧很常见。 总销量超过6万件、均价五块多的“爆款”耳环质量如何? 2023年6月,在某电商平台,环保组织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无毒先锋团队(以下简称“无毒先锋”)下单了销量靠前的10款耳环,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 这10款耳环均无质量合格证、产品名称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标识,属于“三无”产品,违反产品质量法。而检测报告更是显示,有3款镉含量超标6808倍、6872倍、7208倍;4款镍释放量超标0.25倍、0.5倍、0.5倍、1.8倍。 10款耳环的有害元素检测结果。(无毒先锋/图) “无毒先锋”向电商平台反映后,6款重金属超标的产品已经下架。 南方周末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这几位商家所售其他产品的合格证,有的表示“无质量合格证明”,有的则声称“有但不方便提供”。 仿真饰品有害元素超标现象屡见不鲜。2014年,来自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的作者发表论文称,检测珠海市零售市场的40件仿真饰品,有19件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总体质量“爆款”耳环镉释放量超标七千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28期|冀中能源葛泉矿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值得关注
- 数字作品“5000天”拍出4.5个亿:艺术家Beeple呈现2122年人类社会
- 隐姓埋名26年,一名杀人逃犯的双面人生
- 94家基金公司3088只混合型基金,谁被股债两市夹击?|2024年度“金标杆”
- 在小黑板上拆解男人:“相亲分析师”的套路与生意
- 曾“深潜”30年的黄旭华,这次真的走了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62期|133家公司暴露ESG风险,上海易连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处罚
- 面壁智能创始人刘知远:我们应该把AI看作是一个工具
- 10万个村庄的生意:一家农村小额信贷巨头的普惠与高息
- 刑法专家建议把缅甸电诈集团定义为恐怖组织
- 3092万人获冬春救助
- 35家险企,哪家长线赔付能力更强?|2024年度“金标杆”
- 热剧《城中之城》金融众生相:从“九正一邪”到“三代同行”
- 2024年全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下降43.8%
- 非法收受财物2.61亿余元 韩勇受贿案一审开庭
- 重量≈250亿部iPhone,AI也需“排泄”废弃物
- 《孤注一掷》,三星半
- 科协出新规,青少年科创类赛事规范性提高
- AI将我们带往何处?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