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城生活舒适度榜:江浙多出宜居城市,崖厦杭住房压力超一线
生活舒适度,城生出宜超线是活舒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时,最出于生存本能的适度市崖考虑因素。
在研究团队看来,榜江住(租)房压力小,浙多住房百姓得以安居;收入水平高,居城人们拥有更多物质选择权;交通畅通度高,厦杭上班族通勤往来便利,压力三者兼得,城生出宜超线是活舒为舒适。安居、适度市崖畅行和收入,榜江三项指标,浙多住房正负两极,居城共同描摹“57城生活舒适榜2023”的厦杭轮廓。
研究发现,这是长三角在理想之城四个子榜中,表现最为强势的一个指标领域。在生活舒适度总榜十强的座次中,长三角地区独占八席,其余两个是第三名的佛山和第九名的长沙,分别是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唯一代表。
江浙大批二三线城市,民营经济活跃,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又因人口规模与城市层级适中,房价与通勤压力小,整体呈现出宜居特性。这样的城市有绍兴、无锡、常州、嘉兴、宁波、温州和金华。
苏州亦名列十强,但未能蝉联三甲。升1位的佛山新晋季军。从量化指标来看,两座制造业强市综合排名相近,但强于不同维度。其中,苏州收入高,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19元,而佛山仅为64150元,但是住房与通勤压力相对较小。
某种程度上,苏州与佛山,是上海与广州的镜像。苏州越来越接近上海的样子,走向高压力、高收入的“双高”之路;而佛山更贴近广州,成为新的“高性价比之城”。
值得一提的还有东莞。相较于2022年,东莞名落十强。安居指数从20名落后到30名外,是其排名下降的最大原因。而房价与房租的震荡,让2023年生活舒适度的整体评估,变数频出。
武进杭退,新晋两万亿城市的安居“异化”
研究团队用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两个指标综合评估城市的安居指数。
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的安居指数普遍得分较低。而将四座一线城市作为衡量标尺,会发现三座“出格”城市,分别是三亚、厦门和杭州
- ·致1死60伤的景区“魔毯”,业内称安全性高但应杜绝超载
- ·东侨警方大力开展打财断血集中攻坚行动
- ·开足产能 全力保障订单交付
- ·“途画西浦·山水圈写生公益教学作品展”寿宁开展
- ·知识产权保护,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宁德大黄鱼种业创新有力 育出良种苗 养好“致富鱼”
- ·宁德蕉城:党建引领 强村富民
- ·宁德市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考1153人
-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售
- ·连接“最后一公里” ,宁德北湖滨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顺利通车
- ·金马大桥恢复通车 施工后未验收 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 ·宁德南岸公园二期初具雏形 主体工程拟在国庆节前完工并对外开放
-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 ·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
- ·屏南:“头雁”领飞 乡村兴旺
- ·福安:“茶桌协商”破解茶园办证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