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 > 最高法刑五庭庭长李睿懿:刑案二审开庭率提高16.48%,醉驾入刑标准只是优化

最高法刑五庭庭长李睿懿:刑案二审开庭率提高16.48%,醉驾入刑标准只是优化

2025-05-07 10:37:02 [休闲] 来源:太平洋地方赤道线

2024年3月8日下午,最高醉驾只优社科界别政协委员在讨论“两高”报告。法刑(南方周末记者李桂/图)

2024年3月8日下午,庭庭庭率提高社科界别政协委员在讨论“两高”报告。长李(南方周末记者李桂/图)

醉驾入刑话题是睿懿入刑近些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的热点。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傅信平、刑案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都曾对这个话题提出过建议。审开

2023年12月,标准最高法、最高醉驾只优最高检、法刑公安部、庭庭庭率提高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长李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醉驾的睿懿入刑出入罪标准作出更具体化的规定。

此外,刑案自2023年9月开展的审开促进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专项工作也引发了法律界关注。如今这项工作已开展近半年,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实际成效如何?

针对上述两个话题,南方周末记者对话最高法刑五庭庭长李睿懿。

不是“下调”也不是“上调”

南方周末:“两高两部”出台的《意见》明确,醉驾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不立案。有网友认为,其“下调”了醉驾的入罪标准。你怎么看这样的声音?

李睿懿:“两高两部”意见出台后,我也关注到,有网友认为这些规定是“下调”了醉驾入罪标准,也有人认为,跟之前个别地方性规定相比,是“上调”了入罪标准。在我看来,意见不是“下调”也不是“上调”,而是“优化”了出入罪标准。

与追逐竞驶等其他3种危险驾驶行为不同,醉驾入刑时并未附加“情节恶劣”“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等条件。因此,有观点认为,醉驾是行为犯,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不需要考虑情节,有的甚至主张刑法第十三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醉驾。我认为,这些观点是片面的。

简言之,刑法总则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适用于刑法分则所有犯罪,这是“总”对“分”、“上”对“下”的统领关系,无一例外。醉驾也不例外,必须服从、遵循这一基本规则,虽然理论上行为犯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但在具体处理时,还是要考虑情节。

南方周末:有哪些需要考虑的情节?

李睿懿:比如,行为人醉酒程度的高低,反映了他的驾驶能力受酒精影响的程度大小;行为人驾驶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是为了上道路行驶,还是因为车挡道了、没停好而在停车场挪车,抑或是情急之下驾车送突发疾病的亲友就医;驾驶的机动车类型是“铁包肉”的汽车,还是“肉包铁”的摩托车,危及公共安全的程度也不同,前者更容易造成他伤而不是自伤;行为人驾驶的时间、路况如何,是在白天繁华市区车水马龙时,还是在深夜荒郊野外的偏僻小路;有没有发生事故等等。

这些情节反映了醉驾行为的危险程度、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如果不加区分地一律入罪,不仅有悖司法规律,也不够实事求是。

南方周末:对比2013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 倒卖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流通乱象何解?

    倒卖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流通乱象何解? 处方药司美格鲁肽管理趋严,在减重适应症尚未获批的当下,非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院挂号取药存在限制,由此衍生出大量流通乱象。视觉中国|图买到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只需要三步。在国内部分主流电商平台输入“司 ...[详细]
  • “十一”旅客发送创历史纪录

    “十一”旅客发送创历史纪录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秦钊) 10月7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道路客运共投放运力7730辆次,发送班次17995个,加班428个,包车66个,发送旅客45.46万人次,同 ...[详细]
  • 临近十一黄金周 日照

    临近十一黄金周 日照     本报讯(记者 杜洁 实习生 董昱辰) 临近十一黄金周,连日来,记者在日照港国际候船厅发现,“日照东方”号中韩国际客货班轮几乎每个航次载客都呈满舱状态,有时甚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9 ...[详细]
  • 日照港湾通过交通运输部水运质量安全督察

    日照港湾通过交通运输部水运质量安全督察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通讯员 尤彬菲) 9月22日,交通运输部水运质量安全督察组对日照港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督察。    督察组从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水运工程等级证书的使用情况、试 ...[详细]
  • 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发达国家要做好出资这道“必答题”

    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发达国家要做好出资这道“必答题” 2024年11月,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近两百个国家代表又齐聚一堂,讨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生效,此后的缔约方 ...[详细]
  • 日照高血压患者呈年轻化

    日照高血压患者呈年轻化     本报讯记者 迟锐) 10月8日是第14个“全国高血压日”,为了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来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专家们在街头人员密集场所为市民举行了义诊活动。    “我国现有 ...[详细]
  • “民情日记”架起民意桥

    “民情日记”架起民意桥    本报讯(记者 邢慧 通讯员 管西燕)如今,在东港区西湖镇小花社区,每一位工作人员手里都有一本记录着社情民意的《民情日记》,这个本上记录了他们每天走街窜巷、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倾听民生的方方面面。 ...[详细]
  • 物价部门开展国庆市场价格检查

    物价部门开展国庆市场价格检查 本报讯(记者 杜洁) 国庆是消费比较集中的时段,为确保市场价格稳定,9月29日,市物价部门对大型商超的市场价格进行检查,从市场检查情况看,我市消费市场价格平稳,未发现违规现象。物价部门人员介绍说,针对 ...[详细]
  • 马斯克旗下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

    马斯克旗下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 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的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详细]
  • 689个市长热线咨询劳动保障问题

    689个市长热线咨询劳动保障问题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9月29日上午,副市长余兴安来到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就分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问题,现场接听了市民来电。当天上午从9时至11时许,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市长公开电话受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