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走访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5月4日电 记者手记|走访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
新华社记者金正 华洪立
位于坦桑尼亚北部的手记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因其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而享有“非洲伊甸园”的美誉。“死火山会‘活’过来吗”“火山口内的丨走国首个援水从哪里来”……浏览火山口观景平台旁的解说牌,记者发现,访中除了有坦桑尼亚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介绍,外地牌上还印着中文介绍和“中国援助”标识。园项
这是手记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站在火山口一处新建的丨走国首个援观景平台俯瞰,广袤的访中谷底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自然画卷:在雨后的蓝天白云映衬下,澄澈的外地湖泊宛若宝石般镶嵌在草原上;成群的角马、斑马与羚羊等野生动物化作一个个黑点,园项如同律动的手记音符,在天地间奏响着一曲原始而壮美的丨走国首个援生命乐章。
这是访中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是外地坦桑尼亚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园项地质特征、生态景观以及珍贵的考古遗迹闻名于世。然而,这样一个兼具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的地质公园,因配套基础设施条件欠佳、景区信息展示不够充分、原有展厅地质科普内容偏少等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评估中被亮“黄牌”警告,面临摘牌风险。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由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组织实施并监督管理。项目包括技术援助和基础设施援助两部分,分别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和中铁二十五局承担。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这是中方首次实施地质公园类对外援助项目,通过开展地质遗迹调查与研究、编制公园总体规划、培训当地工作人员等软性援助,以及修建博物馆、观景平台和解说牌、莱托利古人类遗迹保护设施等硬性工程,助力该地质公园2024年12月顺利通过再评估。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记者在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合作”。由于此前从未有过类似援外地质公园项目的先例可借鉴,中方施工团队虽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海外”,但在项目启动伊始,仍犹如初次投身海外建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时间紧,任务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和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团队加强沟通,双方按照各自任务节点提出需求,互相协作配合,与坦方工人一道克服物资匮乏、设备调配难度大、雨季施工困难等挑战,确保工程进度稳步推进。”中铁二十五局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技术组组长徐江博说。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风光。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截至目前,技术援助部分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1月完成。基础设施援助部分也已完成绝大部分施工任务,目前正开展博物馆展陈布置,预计6月完工。博物馆建好后,将成为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游客到访地质公园的必经之地。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拍摄的中企修建的解说牌。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走进博物馆的施工现场,工具敲击声此起彼伏,中坦施工队伍正全力投入展厅隔断搭建与展板安装工作。展厅将利用数字化技术,系统呈现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的地质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古人类文明遗迹,为游客打造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成为向世界展示这片神奇土地的重要窗口。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拍摄的中企修建的解说牌。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等博物馆开放后,我要第一个带家人来看看。”当地工人西蒙·摩西站在博物馆效果图前对记者说。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记者在参观期间,有时还能捕捉到一种若隐若现的中式美学。博物馆主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地质公园内的伦盖火山,而内庭和内廊的设计则借鉴北京天坛祈年殿和福建土楼,同时融入非洲部落传统纹样作为装饰元素,实现了中非文化的有机融合。博物馆的建设充分贯彻了节能环保理念,不仅采用光伏技术实现部分电力供给,还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凯说:“这个项目既能提升当地地质科研水平,促进旅游业发展,又能向世人展示地质遗迹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一名工人在博物馆施工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我听说地质公园的博物馆、观景平台以及许多保护设施都是中国援建的,真的很了不起!”当地游客基托伊·姆比塞是一名中学地理老师,他在景区门口接受记者采访时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地质公园)项目让课本知识变得生动而具象。将来在课堂讲解地质遗迹、文化遗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时,我可以借助这个案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理论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中铁二十五局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技术组组长徐江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当地工人西蒙·摩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责任编辑:热搜)
-
有记者问:近期美方多次表示,正与中方就经贸问题进行谈判,并会达成协议,请问商务部对此有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和评论?答: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连日来,鸡蛋价格不断刷新记录,并一度飙升至每市斤5元。8月1日,记者走访市区几处农贸市场发现,鸡蛋价格开始回落了。 “鸡蛋现在是4块7一斤,我们超市为了促销,价格一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裴颖 实习生 安娜) 7月22日,在我市召开的全国缫丝机保全工技术交流与培训会议上,日照海通丝业有限公司的两名技术人员许祚和王峰分别获得“2010年度全国技术能手”奖,占据了纺织行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近日,日照科普旅游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今后日照有能力组织专业科普旅游。 日照科普旅游研究所是一所民办非企业机构,旨在借助旅游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特 ...[详细]
-
央广网乌鲁木齐5月6日消息记者姜茸)“五一”的阳光洒向天山南北,新疆的文旅市场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从特种旅游的惊险刺激到文化场馆的静谧深邃,从乡村田园的烟火气息到红色景点的家国情怀,串起了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7月28日下午,市政协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调研。市政协主席李守民参加调研并讲话。副市长万同陪同。市政协副主席王坤英、董全宏参加调研。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通讯员 周明洋)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组织的2010年度山东科技新闻奖评选揭晓,我市共有5件作品获奖。这是记者21日从市科协获得的消息。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连日来,鸡蛋价格不断刷新记录,并一度飙升至每市斤5元。8月1日,记者走访市区几处农贸市场发现,鸡蛋价格开始回落了。 “鸡蛋现在是4块7一斤,我们超市为了促销,价格一 ...[详细]
-
2022年7月26日,广东广州,进入中伏第一天,南方周末记者在广州花城广场实测地面温度高达53.6摄氏度。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2022年7月9日以来,受到强盛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影响,广东省出现今年 ...[详细]
-
就“十一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省考核组来我市考核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 实习生 袁益亭)7月25日—27日,省“十一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组来我市考核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成君出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