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大数据杀熟怎么办?应对算法侵权,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支招
2023年6月,据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熟办算法(视觉中国/图)
在打车出行、应对酒店预订时,侵权全国老用户支付的政协招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趣的连玉商品在误点以后,频繁出现在推荐界面,明支被精准营销;在地铁上拍摄的换脸日常照片被人用AI技术“一键脱衣”;没有任何添加关注操作的情况下,读书软件自动添加了社交好友……算法侵权正以多种意想不到的大数方式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与治理课题组根据算法侵权相关关键词,据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熟办算法北大法宝数据库、应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侵权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上搜集整理出的24件中国算法侵权案件中(时间跨度为2009年-2022年),2020年后有21件,占比87.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由于算法黑箱或技术不透明性,算法侵权与传统的侵害行为相比,其因果进程更加冗长、复杂、不透明。同时,算法应用主体往往具有资本优势、权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单独的个体进行维权时普遍遭遇举证难、认定难和追责难等现实困境。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带来算法侵权相关提案,建议将算法侵权领域纳入公益诉讼法定范畴,构建以人民检察院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算法侵权公益诉讼多元主体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4个法定领域拓展为“4+N”的履职格局,英雄烈士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断纳入其中。
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就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检察院认为“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侵害个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更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以外,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该类侵犯公民个人信
- ·暴雨冲断东北小城通信,“各家孩子父母从各地往回赶”
-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代表小组召集人培训班
- ·日照水利工程今年已完成投资3.8亿元
- ·再生水利用助推城市节水
- ·以旧换新再出新招,上海二手房换无锡新房
- ·日照16家金融单位受奖
- ·“日照开水”哪壶不开提哪壶
- ·陈长云推着老伴走一个小时听红歌
- ·伊朗发生连环爆炸已致103人死亡,当地官员称系恐袭事件
- ·晨检、消毒、通风 幼儿园备足功课预防手足口病
- ·日照日报社牵手今缘春酒业主办舞剧《天鹅湖》
- ·日照港一班组喜获国家级荣誉
- ·TVB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鼓励艺人内地发展,自组班底制作
- ·安康孩子:“我曾想亲口喊她一声妈妈”
- ·“日照开水”哪壶不开提哪壶
- ·日照银行投入100万元完善包联点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