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大数据杀熟怎么办?应对算法侵权,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支招
2023年6月,据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熟办算法(视觉中国/图)
在打车出行、应对酒店预订时,侵权全国老用户支付的政协招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趣的连玉商品在误点以后,频繁出现在推荐界面,明支被精准营销;在地铁上拍摄的换脸日常照片被人用AI技术“一键脱衣”;没有任何添加关注操作的情况下,读书软件自动添加了社交好友……算法侵权正以多种意想不到的大数方式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与治理课题组根据算法侵权相关关键词,据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熟办算法北大法宝数据库、应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侵权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上搜集整理出的24件中国算法侵权案件中(时间跨度为2009年-2022年),2020年后有21件,占比87.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由于算法黑箱或技术不透明性,算法侵权与传统的侵害行为相比,其因果进程更加冗长、复杂、不透明。同时,算法应用主体往往具有资本优势、权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单独的个体进行维权时普遍遭遇举证难、认定难和追责难等现实困境。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带来算法侵权相关提案,建议将算法侵权领域纳入公益诉讼法定范畴,构建以人民检察院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算法侵权公益诉讼多元主体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4个法定领域拓展为“4+N”的履职格局,英雄烈士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断纳入其中。
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就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检察院认为“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侵害个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更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以外,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该类侵犯公民个人信
- ·欧盟启动红海护航行动是另起炉灶 意在与美英划界
- ·厦门警方紧盯“抢年”现象 推进“小案快打”工作
- ·厦门省重点在建项目提前完成全年计划
- ·“人机未分离” 厦门23名公交驾驶员被通报
- ·长春高空抛物致死案:抛砖男子被最高法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 ·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线下巡展在厦举行
- ·福建首架保税租赁进口直升机抵厦
- ·买菜送手机?厦门民警助市民寻回“附赠”手机
- ·《企业ESG评价机构规范》团体标准首次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 ·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线下巡展在厦举行
- ·120余家品牌企业亮相厦门国际人工智能教育产业博览会
- ·厦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服务“三高”企业
- ·近期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什么影响?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 ·过程不到1分钟 厦门游艇出航实现“秒申报”
- ·受猪肉价格影响 11月厦门市CPI同比上涨5.1%
- ·邮轮船票制在厦落地实施 游客可提前打印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