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日照渔民变市民 走出生态宜居幸福路
渔民变市民 走出生态宜居幸福路
9月末傍晚的山东日照已有些许凉意,华灯初上,日报日照位于海滨的渔民东夷小镇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变市六点半刚过,民走东夷小镇一家名为海味岛的出生海鲜店已经有不少顾客了,老板李磊在店里热情地招呼着店里的态宜客人们。
谁又能想到,这个集民俗体验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独具风情的福路小镇在7年前还是一个叫董家滩的小渔村,包括李磊一家在内的光明绝大多数村民都依靠出海打鱼为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打鱼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渔民开支,所以在休渔期我还经常去做一些开采石材的变市体力活来补贴家用。到了2000年左右,民走旅游‘火’了起来,出生我便把家里的房子进行改造,搞起了‘渔家乐’。”李磊父亲李沛义说,当时的游客大部分都是跟团游,家里的房子最多能容纳一个30人的团队。
后来,村子里搞“渔家乐”的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当时的管理、卫生和服务意识不强,“渔家乐”一直搞得不温不火。
直到2012年,日照市按照“拆一片旧村,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把董家滩的村民回迁安置到了附近新建的小区,并在董家滩村的旧址上建起了一个近145亩的古色古香的小镇。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一店一品一产业”的经营模式,小镇自2018年营业以来便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2019年小镇的游客数已经超过了500万人次。
搬迁后的董家滩村民每户不仅分到了180平方米的楼房,还每年能享受到小镇的分红,渔民变成了市民。年近70岁的李沛义仍然走路带风,一刻也闲不住,还在小区的物业从事保洁工作。“走在干净整洁的小区、住在冬暖夏凉的楼房,每年我们老两口工资、分红和各种福利加一起有六七万元,生活得很满意。”
不少村民搬迁后也选择在小镇里开店做生意。去年小镇刚营业,李磊便和他的发小秦昌盛一起合资开了这家海鲜店。“在统一管理下,小镇每家店的特色各不相同,环境卫生和服务意识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在旺季,甚至晚上十点半还有游客,一天最多能收入18000元。”
国庆长假,李磊的海鲜店又迎来一个客流的小高峰,他满怀期待地说:“希望我们的祖国能越来越好,这样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来源:光明日报)
- ·日本东电宣布将于28日开始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放
- ·一桌当代艺术的“主食”
- ·自然资源部:2023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一百二十四处
- ·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爆燃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丨滚动
- ·报名数增幅近八年最低,每六人考研一人“上岸”
- ·蒙对支付宝口令领万元红包被抓,律师提醒或存“挖宝人”
- ·小米汽车亮相,有多少惊喜?
- ·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给省内异地的家人,23省份已实现,有没有你的家乡?
- ·超大地磁暴对身体健康影响微乎其微丨周一健
- ·福建“妇女可依法查询配偶财产”:多地已规定夫妻财产可互查
- ·银行业罚单“两高”:个人和中小银行|金融合规榜
- ·“14苗防15病”后,国家免疫规划如何扩容?
- ·五月天平均每周都有演唱会,背后公司是什么来路?
- ·牛磺酸可提升癌症治疗效果丨科创要闻
- ·谁是上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企业?
- ·职务犯罪嫌疑人郭柏春被遣返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