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城体制内的她们:除了催婚,还有呢?
据学者观察,还有呢县域体制内80后、县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体制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催婚比率高于男大学生。(视觉中国 图)
2023年,还有呢东北某985高校硕士生林雯在吉林省县级市M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县城田野调查,完成关于女性硕士群体返回县域体制内职业选择的体制毕业论文。她研二时,谈到未来的就业计划,身边很多同学说,打算回老家。
这让她有些疑惑,“我们读书读了那么多年,回家会不会辜负当时的努力?我们在外已经接受了这么先进的教育,回家能否适应当地的各种环境?”林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M市邻近东北边疆口岸,盛产人参、五味子、山葡萄。在调研时,根据该市市委组织部向林雯提供的人员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回到M市就业的女性硕士总体人数为72人,她们出生于此或随配偶来此就业,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最年长的出生于1982年,最年轻的出生于1997年。
在2007-2011年间,回到M市就业的女硕士人数为11人,2012-2016年间为26人,2017-2022年则为35人,呈比例式增长;其中,农村户籍偏多,90后占比更高,有26人毕业于985、211高校,40余人毕业于省属重点高校。
这些女性回乡,除了缘于对故土的依恋情结,还因为近年来人才引进政策向县域社会的不断倾斜。以M市为例,部分岗位硕士学历可以免去竞争最激烈的笔试,通过面试即可获得事业编制,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一位受访者向林雯表示,自己准备就业时,已经想好要回家乡体制内工作。但正常国考、省考竞争大,她备考的时间不多,后来通过亲戚的信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回流。
在林雯看来,硕士学历的女性返回县域体制内就业的原因是多重的:大城市房价高企、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愿承受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等等。一位受访者觉得,回到父母身边,“家里人多多少少能帮点忙”。
据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欧阳静观察,县域体制内80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比率高于男大学生,主要源于家庭对男孩和女孩的预期和定位不同。家长根据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出外闯,女孩就要安稳,最好在父母身边。
对于二本、大专等普通学历的女性而言,回到县域的体制内则是更实际的选择,也更可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县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密集的地带,对于女性而言,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更为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到县城,会面临哪些冲突?她们又将如何应对?
回到小地方
回家考公前,李明雨在昆明“游荡”过两年。
她是云南人,本科毕业于昆明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法学专业。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是李明雨的梦想,但那两年是灰色的时光,除了考研本身的难度,更难的是心态
- ·浙江科创企业TOP10,妥妥的“数智化”!
- ·“兴业”:如何用文化兴业
- ·日照港开辟新兴产业货运通道
- ·省新闻战线刊发《日照日报》“新春走基层”活动
- ·绿色投融资不及需求20%,全球碳市场亟需统一标准
- ·新版《日出先照》向全国招募演员
- ·日照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召开
- ·日照市文广新局局长郑玉霞21日晚做客本网
- ·国考30年,招录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 ·日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日照实现合格碘盐全覆盖
- ·日照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 ·唐山警方通报网传“一派出所副所长当街伤人”
- ·日照市政协八届委员立案提案全部办复
- ·日照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 ·莒县计划斥资3.4亿元搞农村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