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城体制内的她们:除了催婚,还有呢?
据学者观察,还有呢县域体制内80后、县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体制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催婚比率高于男大学生。(视觉中国 图) 2023年,还有呢东北某985高校硕士生林雯在吉林省县级市M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县城田野调查,完成关于女性硕士群体返回县域体制内职业选择的体制毕业论文。她研二时,谈到未来的就业计划,身边很多同学说,打算回老家。 这让她有些疑惑,“我们读书读了那么多年,回家会不会辜负当时的努力?我们在外已经接受了这么先进的教育,回家能否适应当地的各种环境?”林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M市邻近东北边疆口岸,盛产人参、五味子、山葡萄。在调研时,根据该市市委组织部向林雯提供的人员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回到M市就业的女性硕士总体人数为72人,她们出生于此或随配偶来此就业,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最年长的出生于1982年,最年轻的出生于1997年。 在2007-2011年间,回到M市就业的女硕士人数为11人,2012-2016年间为26人,2017-2022年则为35人,呈比例式增长;其中,农村户籍偏多,90后占比更高,有26人毕业于985、211高校,40余人毕业于省属重点高校。 这些女性回乡,除了缘于对故土的依恋情结,还因为近年来人才引进政策向县域社会的不断倾斜。以M市为例,部分岗位硕士学历可以免去竞争最激烈的笔试,通过面试即可获得事业编制,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一位受访者向林雯表示,自己准备就业时,已经想好要回家乡体制内工作。但正常国考、省考竞争大,她备考的时间不多,后来通过亲戚的信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回流。 在林雯看来,硕士学历的女性返回县域体制内就业的原因是多重的:大城市房价高企、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愿承受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等等。一位受访者觉得,回到父母身边,“家里人多多少少能帮点忙”。 据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欧阳静观察,县域体制内80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比率高于男大学生,主要源于家庭对男孩和女孩的预期和定位不同。家长根据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出外闯,女孩就要安稳,最好在父母身边。 对于二本、大专等普通学历的女性而言,回到县域的体制内则是更实际的选择,也更可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县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密集的地带,对于女性而言,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更为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到县城,会面临哪些冲突?她们又将如何应对? 回家考公前,李明雨在昆明“游荡”过两年。 她是云南人,本科毕业于昆明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法学专业。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是李明雨的梦想,但那两年是灰色的时光,除了考研本身的难度,更难的是心态回到小地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合肥肥东再发3.8级地震,一周前曾发生5.0级地震
- 日照市城镇居民养老医保实现合并缴费
- 红旗村30万斤“净菜”正焦急待售
- 上月日照菜价跌声一片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被提起公诉
- 日照已于19日开始试供暖
- 海力医药买万余斤白菜送顾客
- 省内外印刷企业携400个岗位揽才曲师大
- ETF规模创新高,散户为何热衷借基入市?
- 日照农民画焕发新生机
- “神秘人”要买爱心菜送三庄敬老院
- 日照海事局创建“学习型”组织见成效
- 四川宜宾市山体滑坡已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30余人失联
- 市质监站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 气温忽冷忽热 流感患者增多
- 日照开展幼师专业技能大赛
- 让比尔·盖茨着迷的气候桌游怎么玩?
- 网友“团”走万斤爱心菜
- 日照海事局创建“学习型”组织见成效
- 红旗村30万斤“净菜”正焦急待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