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2025-05-02 21:15:30 [时尚] 来源:太平洋地方赤道线

原标题:倒置的倒置的茶的陈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今年70多岁的林金山,是杯先集美区涉老部门的一名志愿者。两年前,生的诉一次偶然的烛台真实机会,他参与了一本书籍的老物编写工作。

在那次写作中,告嘉庚他潜心研究了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倒置的茶的陈事迹,他发现,杯先陈嘉庚虽然十分富有,生的诉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勤俭节约。烛台真实这种优良作风,老物在他的告嘉庚遗物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今,倒置的茶的陈这些遗物被存放在集美区的杯先陈嘉庚故居。

昨日,生的诉林金山带领导报记者再次走进陈嘉庚故居,讲述这些老物件的故事。

倒扣的旧茶杯变成了新烛台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整洁的地方,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我们踏着石板路,穿过枝叶茂密的浓荫,来到陈嘉庚故居。

在二楼的展馆,导报记者看到了陈嘉庚的烛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烛台,而是一只倒置的旧茶杯,茶杯的手柄甚至都已经断了。

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要把破瓷杯扔掉,家人建议买一个新烛台。可陈嘉庚不同意,他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当年,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电了,陈嘉庚就是用这个倒置的破茶杯点着蜡烛继续工作,在昏黄的烛光下,运笔谋划,苦苦思索,为建校、为修缮运筹帷幄,记载了先生多少沧桑和忧虑。

随身生活用品缝缝补补坚持用

展馆里还陈列着陈嘉庚生前用过的手电筒、皮带、领带、鸡毛掸、钢笔、时钟、剃刀、温度表、鞋帽、手杖等物品。

陈列橱里,有陈嘉庚用过的一把布伞。那时,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的旧伞布。

亲人补后觉得不像样要给换新的,他笑着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

那条破棉背心,是陈嘉庚抗战时期穿到解放后,从南洋穿到祖国,补了又补,继续穿用。

那套褐色粗呢服装,是陈嘉庚在寒冬季节里,参加各级各类会议、外出视察时才穿用的,也穿了十几年。

手杖也是如此,他外出时用好的,在家时用旧的。那时,陈嘉庚每天上下午都要拄着手杖视察各处建筑工地,手杖尾端上的铁皮也被磨得锃光瓦亮的。

陈嘉庚一生俭仆,省吃俭用,而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事业十分慷慨,一生献给文教事业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多万元,临终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后代。

他说:“人谁不爱子,惟必以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德之爱。且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教子现身说法豪华家具全换掉

这里,还流传着陈嘉庚教子的感人故事。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厦门。他一下轮船,独自一人去集通银行审查账目。当他查阅到儿子阿国生活费的账目时,叫人找到阿国劈头就问:“阿国,你是不是嫌我每个月给你8块银元的生活费太少了?”

阿国辩解说:“可你……你已经有几百万钱财……”陈嘉庚一听生气了,他用拐杖指着阿国说:“不错,我已经有400万钱财了,我完全可以盖起豪华的别墅,养起大批奴婢。可是,我的钱是取之于社会,要用之于社会的。我自己不敢乱花,也决不让子孙挥霍!”说完,他气冲冲地走出门去,把阿国一人撇在房间里。

这时,阿国惊奇地发现,集通银行的叔叔们特地为爸爸布置的那些豪华家具全不见了,房间里的摆设仍旧是一张旧木床,一顶旧蚊帐,就连爸爸从新加坡穿回来的那双皮鞋,也打上了补丁。看了这些,他的脸“刷”地红了,惭愧地低下头来。

征集令

您家中有老物件吗?它不一定价值连城,但或许记载了您的人生故事;它或许已伤痕累累,但还被您收藏在身边。

它可以是一件衣服,一个茶杯,一只箱子,一张老照片……时光在它身上流淌,留下了尘封已久的回忆。

即日起,本栏目广泛向社会征集各类老物件,如果您愿意分享,快与我们联系吧!

联系方式:

1.拨打海峡导报新闻热线968801

2.发送您的故事和联系方式到邮箱:hxdbsyzk@ 163.com

导报记者钱玲玲/文常海军/图

(责任编辑:教育)

推荐文章
  • 男子留书出走两天欲轻生 三路人马在双溪大桥将其救下

    男子留书出走两天欲轻生 三路人马在双溪大桥将其救下 男子被救下后,抱着救援人员痛哭。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背靠着双溪大桥的外沿,脚踩着仅有8厘米粗的线管,男子时不时发出激动的吼叫声。9月9日晚上,在同安双溪大桥上,一名男子意欲轻生。此前,男子留 ...[详细]
  • 肉品追溯系统进驻农贸市场

    肉品追溯系统进驻农贸市场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5月11日,金阳农贸市场的15家猪肉经营业户领到了肉品追溯系统电子秤,这意味着,我市的猪肉追溯系统首次进入了农贸市场。    据了解,我市自2010年启动了肉品追溯系统 ...[详细]
  • 九届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九届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 迟敬  王政)5月4日下午,九届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市政协主席刘加顺在市政协九届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市政协委员参加活动履行职责的有关规定》,通报了《 ...[详细]
  • 日照积极做好防汛工作

    日照积极做好防汛工作 本报讯记者 陈蕾)记者从5月9日召开的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市全面开展汛前准备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防汛抗旱责任人已落实到位;水库、河道的防洪预案已编制完成;防洪工程建设推进顺利,已完 ...[详细]
  • 厦门一大妈太迷信,一句话“算走”大龄儿子心仪女孩

    厦门一大妈太迷信,一句话“算走”大龄儿子心仪女孩 台海网8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整理)找对象是人生大事。然而,却有人通过所谓的算命来指引家人或自己找对象。近日,29岁市民王泽化名)向导报记者倾诉了自己曾经的苦恼:自己年龄不小,然而,只要有人 ...[详细]
  • 东港区宣传部长做客日照新闻网

    东港区宣传部长做客日照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 郑志成) 5月9日晚,东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晓民做客日照新闻网,就东港区文化建设工作与我爱日照论坛网友在线交流。 今年是市委确定的“文化建设年”。当前,全市正在开展以做深“昨天文化”、 ...[详细]
  • 日照贻贝上海推介获青睐

    日照贻贝上海推介获青睐   本报上海讯记者 刘江雪)5月9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具有“日照海产四珍”之一美誉的日照贻贝参展,并获得了广大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展览会上,经过干制等多种工艺加工的日照贻 ...[详细]
  • “闰月鞋”成母亲节礼物

    “闰月鞋”成母亲节礼物     本报讯(记者 王霞 王仕瑞) “给老妈和婆婆的鞋都买齐了!”5月12日上午,在市区某大型商场,市民葛女士接过服务员包装好的两双鞋高兴地说,她的老家有一种风俗,每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都要给父母买 ...[详细]
  • 今起进入末伏厦门“暑犹壮” 周末岛内或迎较强阵雨

    今起进入末伏厦门“暑犹壮” 周末岛内或迎较强阵雨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王东城通讯员伟山)昨天,长达20天的中伏结束了,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末伏。正如古诗所说:“伏尽暑犹壮,秋生凉故迟。”虽然再熬过10天的末伏,我们就可以出伏了 ...[详细]
  • 日照市智慧型旅游信息化城市建设启动

    日照市智慧型旅游信息化城市建设启动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为推动国家863旅游信息化项目在日照的建设实施,5月10日,我市邀请山东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专家就如何利用信息化发展旅游作了讲解报告。    据了解,中国旅游业第一个863项目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