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村书记的新年愿望:让两岸的“根”在乡村越扎越深

中新社成都1月30日电 题:台胞村书记的根新年愿望:让两岸的“根”在乡村越扎越深
中新社记者 王鹏
“在村子干了十五年,村民们很信任我,台胞这份信任是村书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春节期间,新年乡村在成都彭州白鹿顶村,愿望越扎越深村党支部书记陈贵静来到台胞蔡兆庆的让两陶艺工坊,送上新春祝福。根她告诉记者,台胞新一年想让两岸的村书“根”在白鹿顶村越扎越深。
44岁的新年乡村陈贵静祖籍台湾嘉义,是愿望越扎越深出生在成都彭州的第三代台胞,从小在白鹿顶村长大。让两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根白鹿顶村受灾严重。台胞震后重建期间,村书她选择回到村里工作。“当时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土地荒废,面临很多困难。”陈贵静回忆,但因为对村子感情很深,以及村民的信任和期待,她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十五年。
白鹿顶村的发展转机,源于陈贵静的台胞身份。她的祖父早年从台湾来到大陆,家族三代扎根彭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陈贵静多方联系,推动台企落户、引进台湾专家,利用两岸交流合作项目为村子发展注入活力。
“台湾的精致农业和社区营造理念,让我们大开眼界。”陈贵静说,白鹿顶村一直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但经济效益并不好。后来她邀请台湾茶叶专家来此,指导村民制作高山乌龙茶,传授台湾冻顶乌龙工艺,实现了茶叶均价的大幅跃升,年产值超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村子附近的陶艺工坊内,窑火终日不熄,一件件柴烧陶器陈列在案,釉色流转间似有山岚雾气。台湾陶艺家蔡兆庆是这里的“灵魂人物”。五年前,他被陈贵静邀请至白鹿顶村,以彭州地域风貌为灵感,创作出“龙门四季”“湔江蓝”系列作品。同时,蔡兆庆还培训当地村民制作陶器,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各地。
“像蔡老师这样的专家,在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发挥了很大作用。”陈贵静介绍,村子引入台湾民宿管理经验发展乡村旅游业,由台胞设计的民宿群错落山间,春节期间生意火爆;由台青与村子共建的“两岸同耕”工作室,致力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村子和台资企业台丽集团合作,开办数字养殖场,带上数字脚环的土鸡成为春节期间的市场抢手货。
多年间,陈贵静带领的白鹿顶村早已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发展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几千元增至3万余元。在她看来,台胞和台青来到四川发展,并扎根乡村,白鹿顶村直接获益,“这样的交流,对两岸农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交流影响深远。”
“新的一年,我要做的还有很多。”陈贵静的新年愿望清单上,最重要的仍然是乡村振兴和两岸交流。她说,大陆的广阔乡村大有可为,两岸的“根”也一定会在这里越扎越深。(完)
相关文章
- 中新社重庆12月15日电 题:从东北到西南 台青在大陆执教橄榄球传递“热爱”中新社记者 钟旖“大陆发展机会多,不论在东北还是西南,我很幸运可以把‘热爱’当事业。”15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一绿茵场上,3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8月1日下午,从吉林白山来日照探亲的曹女士致电晨刊热线称,原计划当日乘客车返回吉林,然而被告知恰逢卧铺车停运整顿,所有长途卧铺一律停运,这让着急回家的曹女士一时没了招数。 8月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 实习生 袁益亭)7月21日,日照口岸“爱民固边模范口岸”创建活动推进会召开,副市长万同出席并讲话。 万同指出,近年来,口岸系统各单位坚持改革创新,各项工作亮点纷呈,航贸中心建2025-05-11
- 编者按 6月30日,青岛胶州湾大桥、隧道正式通车,日照与青岛的空间距离大幅缩短。一条路的贯通,往往会伴之经济发展带的崛起,近日,本报派记者赴青岛采访,并开设“日照青岛融合桥隧时代”专栏,深入报道桥隧开2025-05-11
- 10月26日至29日,“台湾教师黔南行·感受幸福民族风”交流活动在贵州举办。台湾教师参访团一行35人走进黔南州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惠水县,近距离领略黔南的自然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朴浓郁的民2025-05-11
-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 实习生 秦铜)7月19日,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一行来我市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焕涛陪同。王克玉一行先后到东港区青年创业中心、市实验小学等地参观考察,并听取市关工委工2025-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