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2025-05-02 21:14:21 [社会] 来源:太平洋地方赤道线

原标题: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血糖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匡惟漫画/小牛)喝酒伤身,这是波动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应酬、大竟交际难免要喝几杯。睡前生喝多少酒为适量?喝红怎样喝酒才会减少对身体伤害?营养科医生对几种喝酒情况从好到坏的排序为:不喝酒、少喝酒、酒专家红酒养喝很多、靠谱无技巧喝很多、血糖狂饮。波动

喝酒能养生?大竟

酒类热量仅次于脂肪

“三高”老年人要慎喝

“每天喝一杯红酒,能够保护心血管,睡前生还有助睡眠。喝红”不少市民都听过这样的酒专家红酒养说法。65岁的靠谱张先生也深信这一说法。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血糖他对健康饮食十分重视,之前血糖控制很好。可是最近三个月来,血糖波动很大,张先生到医院的营养科门诊求助。医生在和张先生聊天中得知,他最近迷恋上了“红酒养生”,听说喝红酒对身体好对心脏好,每天晚上睡前喝二两红酒。

医生告诉他,红酒是其中的“罪魁”。听完医生的解释,张先生才意识自以为养生的举动是错的,赶紧停止了睡前喝红酒的行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陈红洁说,酒类提供的热量仅次于脂肪,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天晚上喝二两红酒打破了之前的能量平衡,自然就会引起血糖波动。因此有三高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老年人,喝酒更要谨慎小心。

“各国的膳食指南里面都没有每天应该喝红酒的建议。”陈红洁说,即使红酒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好处的多酚类成分,健康界也并未提倡人人喝红酒,也没有红酒能够延长寿命的证据。只能说,对于有喝酒习惯的人来说,用少量红酒替代高度酒是健康的选择。

喝多少适宜?

男生每天的饮酒量

不宜超过3瓶啤酒

陈红洁告诉记者,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书中明确建议了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最大酒精量,男性每日酒精量应为25克,女性为15克。

这么说,可能很多市民还是毫无概念,酒精量如何量化为酒量?其实有一个公式: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的度数(%) × 0.8。

根据公式,可以得出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不同酒类的最大摄入量。一般而言男性最多可以摄入750毫升啤酒,或者250毫升葡萄酒,或者75毫升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50毫升高度酒。而女性的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每天最多摄入450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50毫升的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30毫升的高度酒。

喝酒有技巧?

放慢饮酒速度

吃点食物再喝

但有些场面必须要喝酒,怎么办?陈红洁说,讲技巧地喝酒,对缓解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一定帮助。

一是放慢饮酒速度,越慢越好。如果饮酒的速度超过肝脏的分解代谢速度,大量的酒精就会作用于心脏以及大脑,加重对身体的危害;其次是先吃食物再饮酒,不要空腹饮酒。先吃食物可以稀释并延缓酒精的吸收;边饮酒边喝水,加速排尿,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同时加快酒精排泄体外的时间;喝好酒杜绝劣质酒,不易宿醉。劣质酒含有甲醇、杂醇或其他不安全的物质,对身体有害。

【提醒】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

适度喝酒也有风险

陈红洁提醒,即使每天饮酒量不超过推荐的摄入最大量,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她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于2017年10月发布关于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其中一类致癌物清单的前五项就有两项是和酒精有关系的。”

“不管酒是有什么功效,我们认同的原则是,千万不要打着健康养生的口号去学喝酒,尤其是没有饮酒习惯的人。”陈红洁说。

(责任编辑:科技)

推荐文章
  • 厦门10月20日起752路、758路、763路、770路等4条线路将调整

    厦门10月20日起752路、758路、763路、770路等4条线路将调整 752758海峡网10月17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记者获悉,10月20日起,厦门市公交集团将调整752路、758路、763路、770路等4条线路运营方案。其中,为提升线路运行效率,结合祥福路跨线桥通车, ...[详细]
  • “腰鼓名人”许凤娟 若想拜师学艺可联系晨刊

    “腰鼓名人”许凤娟 若想拜师学艺可联系晨刊 □15年前,她自己连裤子都穿不上 □15年后,她一手拎菜一手抱孙女本报记者 邢慧 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听到许凤娟这个名字,脑海中最先蹦出来的是“花鼓戏”三个字,仿佛许凤娟和花鼓戏天生契合一样。事实证明, ...[详细]
  •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倡议书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等活动排放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详细]
  • 货车违法载人现象抬头 莒县交警部门连续查处8起

    货车违法载人现象抬头 莒县交警部门连续查处8起   本报讯(记者 迟锐) 6月19日,记者从交警莒县大队获悉,当前正值农村收粮旺季,而雇佣民工搭乘农用车上下班的违法现象也有所抬头,日前,莒县交警部门就连续查处了8起这样的违法行为。  6月14日,交 ...[详细]
  • 用“洋垃圾”做纸尿裤 厦门海关查获80吨绒毛浆废物

    用“洋垃圾”做纸尿裤 厦门海关查获80吨绒毛浆废物 安全是奶爸奶妈们选择婴儿用品时的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但竟然有不法分子试图进口“洋垃圾”来生产纸尿裤。昨天,经专业机构鉴定,厦门海关此前查获的80吨“次级绒毛浆&rdq ...[详细]
  • 东港区经信局扎实推进“创城”工作

    东港区经信局扎实推进“创城”工作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焦伟)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东港区经信局高度重视,立足职能,扎实推进,认真做好创城工作。高度重视,落实到位。该局将“创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详细]
  • 莒县打造县域科学发展“升级版”

    莒县打造县域科学发展“升级版”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辛有东 孙业勇)作为省重点工业企业、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石化企业,今年以来,晨曦集团总投资近40亿元的县域内10个系列石化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建设。这是该集团继续沿着“油头化 ...[详细]
  • 点多 面广 岚山创城不含糊

    点多 面广 岚山创城不含糊 本报记者 王帅  创城,覆盖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点多、面广,和其他区县一样,岚山区创城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近日,记者在岚山采访时了解到,虽然工作繁忙,但岚山创城毫不含糊。“垃圾都不 ...[详细]
  • 厦门市首个对角斑马线试用 市民纷纷点赞

    厦门市首个对角斑马线试用 市民纷纷点赞 绿灯亮起时,行人可自由经过6条斑马线过马路。海峡网9月15日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黄璜 通讯员 娇轩)13日,厦门市首个对角斑马线正式启动试用,地点位于思明南路和养元宫巷交叉路口,旨在缓解高峰期的拥 ...[详细]
  • “嗵嗵”巨响 超载车翻在加油站北侧路上

    “嗵嗵”巨响 超载车翻在加油站北侧路上   本报讯(记者 迟锐) 6月15日下午,一辆存在超速、超载野蛮驾驶行为的大货车在204国道两城镇北段发生侧翻,幸运的是侧翻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在‘嗵嗵’两声巨响!”当天下午3点左右,正在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