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越南专家点赞!文化交流成中国 正文
时间:2025-05-08 11:06:1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越南-东盟友好协会会长、东盟人力资源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潘氏红春4月1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领导人于4月14日至18日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为提升中国软实力、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提供
越南-东盟友好协会会长、越南东盟人力资源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潘氏红春4月1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点赞中国领导人于4月14日至18日对越南、文化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交流为提升中国软实力、成中深化与东盟的越南合作提供了契机。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文化外交架起合作桥梁
文章指出,点赞尽管地缘政治和经济往来仍是文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支柱,人文交流和共同叙事已经日益发展成为双方持久合作的交流动力。
中国与东南亚的成中密切联系不仅仅源于陆海相连。从海上丝绸之路到马来西亚、越南越南和柬埔寨蓬勃发展的点赞华人社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文化融合远远早于现代外交。
东南亚是交流世界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拥有近3000万华侨华人。成中这些华侨华人架起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沟通桥梁,既代表着共同的文化传承,也展现了独特的本土化特征。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同东盟在教育、媒体、旅游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展现了自身软实力。如今,中国仍然是东盟国家留学生的首选留学目的地。
中国与东盟的未来合作不仅取决于国家层面的举措,也取决于民间往来。真正的信任并非建立在谈判桌上,而是源于课堂、社区、节日和数字空间的日常互动。
中国与东盟为全球合作树立榜样
文章进一步表示,文化外交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为解决相关问题,中国和东盟必须秉持互惠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比如,鼓励中国学生学习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将东南亚文化引入中国媒体,支持东盟在中国设立文化中心,这些都是积极举措。
东南亚地区60%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这些“数字原住民”精通社交媒体语言,熟悉全球趋势和新兴技术,同时又扎根于本土传统和价值观。他们是塑造区域认同和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兴力量。有鉴于此,中国与东盟应加强以青年为中心的合作,拓展赋能青年的项目,支持共同文化遗产的联合研究,鼓励数字经济创新,同时推广标志性和不知名的旅游景点。通过吸引这一代年轻人的积极参与,中国和东盟可以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区域共同体。
中国领导人的东南亚之行不仅在外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如何持续架起国家间的合作桥梁。正如孔子所说:“德不孤,必有邻。”
文章最后强调,中国和东盟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共同愿景,可以为新兴大国以及不同社会和平共处树立榜样。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民众党发言人无预警请辞被揣测因党内内斗受委屈 柯文哲回应2025-05-08 11:05
厦门海沧湖岸北路分时分段封闭 持续至5月16日2025-05-08 11:02
爱心接力 厦门翔安又有64吨胡萝卜驰援湖北2025-05-08 10:49
今年厦门拟招聘2131名教师 3月16日至22日可报名2025-05-08 10:39
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发,巴基斯坦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2025-05-08 10:14
厦门“月月十五查餐厅”检查两家“移动食堂”2025-05-08 10:03
今年厦门拟招聘2131名教师 3月16日至22日可报名2025-05-08 09:48
厦门服务业复工率已超75% 累计返岗人数28.4万人2025-05-08 09:03
“学雷锋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他们用青春志愿续写雷锋故事2025-05-08 08:29
近30℃!昨日厦门气温打破2月历史最高纪录2025-05-08 08:19
“科技+”赋能老景区焕发新活力 假日文旅消费“新”意浓2025-05-08 11:00
厦门已有167家限额以上住宿单位开业2025-05-08 10:51
厦门理工学院团队获2020德国红点设计奖2025-05-08 10:49
厦门全市日供水量破百万吨 创今年春节以来新高2025-05-08 10:24
来中国“买买买” “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2025-05-08 10:15
2月20日起厦沙高速岩内隧道将封闭施工2025-05-08 09:57
厦门:团体单位3月3日起可线上预约购买口罩2025-05-08 09:35
汇聚力量 厦门集美区志愿者筑牢防疫“第一道关卡”2025-05-08 09:12
台所谓“驻美代表”遭爆料乱花公款,其妻把机构工作人员当下人2025-05-08 08:59
复工复产以来 厦门单车用户的骑行量如何2025-05-08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