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为各地田管关键词 希望的田野按下农业生产“升级键”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科技+夏季粮油的成为词希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各地关键今年,田管田野全国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按下达1.1亿亩,农业丰收在望。生产升级
随着东北地区春播全面展开,科技+全国春播进入高峰。成为词希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各地关键目前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田管田野完成超两成。按下
河南:小麦进入稳产关键期 抢抓农时科技助力田管
在河南多地,农业目前小麦生长进入稳产关键期,生产升级各地抢抓农时,科技+利用科技手段对小麦进行田间灌溉、喷防作业,确保夏粮丰产。
在河南商丘睢县的一处小麦田里,种植户正通过手机操作指挥智能灌溉机器人到田间进行灌溉作业。种植户能根据小麦生长周期定制具体灌溉方案,确保水肥精准配给。在河南焦作温县的一片麦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喷防作业,雾化后的肥料等喷剂均匀覆盖到叶面上。借助植保无人机对麦田进行喷防作业,不仅高效,还能节约成本。在温县古贤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湿度传感器实时收集温度、湿度等信息,这些数据汇总到智慧水肥一体机,为精准调配水肥比例提供决策依据,驱动喷灌、滴灌系统实施精准灌溉,实现节水节肥。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河南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目前正处于小麦灌浆期,距离大面积收获还有20多天时间。
江苏淮安:“浇地神器”为小麦洒“灌浆水”
眼下,江苏淮安市的小麦全面进入灌浆期,这是小麦需水的高峰期。为此,相关部门针对墒情不足,调集、增加设备,给小麦带来“灌浆水”。
在淮安市金湖县陈渡村,种粮大户潘宝银租用了喷灌机,给他家的800亩小麦送来“灌浆水”。这种喷灌机被称为“浇地神器”,专用机具设备的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种植户可通过调整灌溉半径灵活控制灌溉面积,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也为增产提供了保障。
今年以来,淮安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且随着近期气温升高蒸腾加剧,而小麦在灌浆期需要大量的水。针对这一情况,从4月开始,相关部门联动组织农技指导组,紧急购置各类喷灌设备686台,新采购可覆盖1193.2万亩次的叶面肥等药剂,为小麦稳产提供保障。
广西贺州:冬小麦迎丰收“冬闲田”变“增收田”
近日,广西贺州多地的冬小麦试验田陆续开镰。过去,这些田在水稻育秧结束后就变成了闲田;去年,当地引进冬小麦规模试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塘贝村的冬小麦试验田,种植户何堂苏与乡村科技特派员正仔细检查冬小麦的颗粒饱满度、色泽等情况。这片试验田是利用水稻育种后的闲置期,进行冬小麦试种的。目前,产量在600斤左右,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像何堂苏这样的种植户在当地有不少。据统计,已有12个乡镇进行了冬小麦试种,面积达150亩,预计5月上旬全部采收完成,5月下旬就能进行水稻插秧,实现“一田两收”,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样,钟山县也在推广冬小麦试验性种植,当地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对在县域内发展种植冬小麦面积达30亩及以上,且单产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的,给予每亩400元的奖励。此外,相关部门还提前对接买家,采取订单式种植。
去年,贺州市将水稻育种之后的闲置田重新利用起来,引进冬小麦规模试种,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陕西定边:科技赋能玉米播种 节水节肥提升产量
眼下,正是玉米播种的好时节,陕西榆林市定边县的田间地头北斗导航播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数字化管理系统齐上阵,助力玉米增产增收。
在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镇庙湾村的玉米地里,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播种机在田间穿梭。这台被赋予了“智慧大脑”的播种机能够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让玉米种子均匀入土。
除了北斗导航播种机,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同样成为庙湾村玉米增产的“得力助手”。播种时,滴灌带跟着播种机铺设,这套智能系统能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将水分和养分均匀、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玉米的根部。
在营盘梁村,村民高海宽家也在播种玉米,他请来了一位“智能管家”——玉米数字化管理生产系统。这套系统与北斗导航、智能水肥技术协同发力,不仅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数据,还能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施肥量,为玉米生长量身定制“专属方案”。
近年来,定边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48.95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智能灌溉、良种选用、机械播种等技术,节水36%、节肥20%、省人工40%。今年,定边县计划种植玉米160万亩,预计五月中旬完成全部播种。
(责任编辑:健康)
-
以色列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睡眠期间大脑也会分析听到的声音,但与清醒时相比,某些波段的脑电波明显减少,因此难以产生相应意识并对声音做出反应。人在睡眠时,听觉等感官刺激很少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于海波)11月9日,笔者从市建委获悉,我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展迅速,在市区推开的基础上,也在区县破题。目前全市已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3万平方米,正在进行施工的改造项目达到23万平方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颖)11月20日,参加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3届颁奖大会暨2009蓝色经济发展论坛的来宾们在我市参观考察,副市长徐清陪同。 与会嘉宾先后到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威亚汽车发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敏)11月4日上午,日照文化艺术博览中心迎来了CCTV—4《走遍中国·走进日照》大型拍摄采访活动开机仪式,该节目将成为日照向全国人民和5000万海外华人展示历史沧桑、传递现 ...[详细]
-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五一”假期,随着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即买即退”、便捷化支付等便利措施的推广,“中国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五一”假期前四日,北京口 ...[详细]
-
优质教育资源怎么均衡?全体教职工能自己选学校的当家人吗?教育中层岗位还是一纸文件任命吗? 今秋,东港区石臼街道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引发大震动,不但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还以完美“收官”博得好评。 教育中层岗位 ...[详细]
-
优质教育资源怎么均衡?全体教职工能自己选学校的当家人吗?教育中层岗位还是一纸文件任命吗? 今秋,东港区石臼街道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引发大震动,不但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还以完美“收官”博得好评。 教育中层岗位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厉敏)11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在碧波大酒店会见了前来考察的阿罕布拉市市议员、副市长沈时康一行。副市长万同会见时在座。 赵效为说,在美国南加州山东同乡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日照市 ...[详细]
-
国家发改委:《南沙方案》出台有利于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
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总体合作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南沙方案》有利于引领广州市实现老城市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厉敏)近日,科技部正式下发通知,我市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获得资金扶持90万元。 两个项目分别是日照旭日清洁器械有限公司与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合作申报的个人卫生智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