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这些“95后”在悬崖上守护黄河安澜 正文
时间:2025-05-08 07:07:1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邹竞一)清晨,晋陕大峡谷笼罩在一片宁静中。在陕西韩城一侧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一座简朴的两层小楼静静矗立——这里是龙门水文站,又被称为“悬崖上的水文站”。这是一座特殊的水文站:面向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邹竞一)清晨5后晋陕大峡谷笼罩在一片宁静中。悬崖在陕西韩城一侧黄河岸边的上守悬崖上,一座简朴的护黄河安两层小楼静静矗立——这里是龙门水文站,又被称为“悬崖上5后水文站”。
这是悬崖一座特殊的水文站:面向奔流不息的黄河,背靠绝壁万仞的上守山崖,龙门水文站就像一座“孤岛”,护黄河安人员进出只能通过一条悬吊在黄河上空5后钢索吊箱。全站11名职工,悬崖其中有7名是上守“95后”。
这也是护黄河安一座重要的水文站:作为国家重要水文站和黄河重点报汛站,龙门水文站控制着黄河流域49.8万平方公里5后集水面积,为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悬崖黄河防汛、上守水量调度、重大治黄试验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水文资料。
五四青年节前夕,记者来到龙门水文站,探访基层水文工作者如何在悬崖与激流间守护黄河安澜。
“机房注意,吊箱准备出发!”龙门水文站负责人李超华穿好救生衣,登上进出水文站的特殊“工具”。脚下20多米处,黄河水奔涌向前,吊箱在峡谷风的吹拂下微微晃动。
水文站为什么要建在悬崖上?
“相对于生活便利,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水文测验的合理与便利。”李超华扶着护栏解释,龙门水文站自1934年建站以来曾6次迁址,为了测验数据的准确性,每次都无法避开悬崖。下游的小北干流黄河段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而当前的测验断面附近河段顺直、稳定、水流集中,因此在当前位置建站。
吊箱靠岸,走进水情室,年轻的水文工作者正在电脑前忙碌。26岁的甘源紧盯光电测沙仪的操作界面,对黄河含沙量进行实时监控。
“现在的设备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更精准,”他笑着说,“过去需要反复取样,现在通过光电测沙仪,数据可以在线实时传输到系统中,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龙门水文站,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已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支撑。光电测沙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RG-30雷达测速系统、无人机巡测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水文测验更加精准、高效。
在他身旁,25岁的霍鸣冲正在整理刚监测到的水文资料。这些基础的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后被上传至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情系统,为黄河防汛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位、流量、含沙量,这些数据就像是黄河的体检报告。”霍鸣冲熟练地敲击着电脑键盘,录入数据。龙门水文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站,通过近两年的勤学苦练,他已成为站内的技术骨干,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流量数据分析和水情报汛等任务。
如今,全站的“95后”青年占比超过一半,新一代“治黄人”让水文站焕发着青春活力。优越的测验条件和现代化的设备,使这里成为年轻人心中的“龙门大学”——白天工作实践,晚上回到宿舍继续学习。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学到扎实的水文技能,还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保护黄河是光荣的事业,我们很自豪能参与其中”……问及坚守悬崖的动力,一张张笑脸写满了笃定。
夜幕降临,水文站的灯光在漆黑峡谷中亮起。结束工作的年轻人聚在观测台前,眺望着对岸公路上流动的车灯。
“守护母亲河四季安澜,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清亮的声音在峡谷的晚风中飘荡。
屡创新高、亮点频现!数据盘点“五一”假期文旅“成绩单”2025-05-08 07:03
赛车手变身修车店老板 产品远销海内外 还开了饮品店2025-05-08 06:23
清代满族服饰展开幕 80件清代服饰让您了解清朝2025-05-08 06:21
厦航开通厦门至马来西亚沙巴州直飞航线2025-05-08 06:07
全州“被社会调剂的超生孩子”:父母或曾网上寻子,“被抢”时1岁2025-05-08 06:02
厦门一六旬老阿婆深夜海边欲轻生 此前已失联4天2025-05-08 05:55
“50选1”!厦门汽车号牌备选号码增加30个选号 时间延长60秒2025-05-08 05:40
放生者随意放生?一个月内四条蟒蛇频频出现在厦门海边2025-05-08 05:33
《隐入尘烟》电影里的河西走廊,也是我所拍摄的家乡2025-05-08 05:20
厦门第二东通道计划年底开建 连接本岛与翔安 工期3年半2025-05-08 04:24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他们奋斗的身影熠熠生辉2025-05-08 07:04
公司倒闭拖欠工资9个月 法院助341名工人领到1765万元欠薪2025-05-08 06:44
厦企组织员工为父母亲重拍婚纱照 定格“不老爱情”2025-05-08 06:29
幼儿园对万圣节“过度重视” 市民:陪孩子过个节 咋成了强制任务?2025-05-08 06:22
万人围观“心理咨询”:谁会在直播间敞开心扉?2025-05-08 05:53
因利息过高 债主变成了被告 法院一审支持原告诉求2025-05-08 05:44
厦门一男子阳台虐狗 家里烧柴做饭 小区物业和邻居有话说2025-05-08 05:18
公司倒闭拖欠工资9个月 法院助341名工人领到1765万元欠薪2025-05-08 04:51
十八年向险而行,这位消防员用行动诠释“最美逆行”的坚守2025-05-08 04:32
从不拒绝只说“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泪送别2025-05-08 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