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本地玫瑰花供不应求 花农包装玫瑰花都要戴上厚手套
原标题:厦门本地玫瑰花供不应求 花农包装玫瑰花都要戴上厚手套
-林上勇将采摘好的厦门玫瑰花扛出种植基地。
林上勇采摘玫瑰花。本地 颜梅丽摄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颜梅丽戴舒静 图/刘小东)今天迎来七夕佳节。玫瑰记者昨日走访岛外玫瑰花种植基地了解到,花供玫瑰花市场需求量大,求花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农包本地玫瑰花昨日的装玫批发价,与10天前相比涨了6倍多。瑰花有花农表示,都戴种花十多年,上厚手套这样大幅度的厦门涨价很少碰到。
市场
本地玫瑰花供不应求,本地价格涨幅较高
昨日,玫瑰记者来到翔安内厝镇的花供一处玫瑰花种植基地,四五名工人正忙碌着,求花将刚刚剪下的一枝枝玫瑰花包装成束。种植户林江洪告诉记者,他种植了约28亩玫瑰,总共11种花色,目前可以采摘的只有大红色的玫瑰花。
“七夕前夕,市场上玫瑰花的需求量开始逐渐增大,每天都是供不应求。”林江洪说,这几天他每天都要采摘两三百束(每束20枝)玫瑰,但还是满足不了客户的订单需求。市场需求大,价格也跟着上涨。林江洪说,大约从10天前开始,玫瑰花批发价就从每束8元逐渐升高,昨天价格达到每束50元。
在内厝镇种植玫瑰的林上勇说,他种植玫瑰花有十几年了,像今年价格涨幅这么高,还是很少见的。林上勇说,往年七夕,一束玫瑰花大约涨到30元,今年涨幅这么大,可能跟玫瑰花的主产地之一昆明前阵子一直下雨有关,雨水影响了玫瑰花的产量。
采摘
需要讲究技巧,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划伤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相比冬季的玫瑰花,这个时节的玫瑰花比较小。花农表示,这主要与高温有关。
林上勇说,冬天气温低,玫瑰花开花慢,这就给玫瑰花苞留下了足够长的生长时间。而夏季气温高,花苞会提前10天到20天开放,开出来的玫瑰花比较小。
玫瑰花被誉为“爱情花”,象征着浪漫,不过采摘玫瑰花并不浪漫,还可能被划伤。林上勇说,玫瑰花的枝干长满尖刺,只有花苞下面约8厘米长的部分枝干没有长刺。所以,每次采摘玫瑰花,他都是左手捏住玫瑰花下方没有尖刺的部位,右手拿着剪刀剪断花枝。“即使小心翼翼,身体还是会经常被刺划伤。”林上勇伸出双手,手背上可见不少细细的伤口。
采花时容易被刺划伤,包装时也不例外。花农们一般会用纸将玫瑰花包装成束,便于运输,这样玫瑰花也不容易“磕伤”。花农们在包装的时候,拿花的那一只手都要戴上厚手套,防止被刺伤。天气热的时候,常常满手都是汗。
(责任编辑:民政)
-
海峡网10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当光影透过矿山法施工隧道,地铁2号线最长区间——翁马矿山区间(穿越蔡尖尾山)右线顺利贯通,实现了双线贯通,为2号线全线洞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详细]
-
今年9月7日,在日照市莒县连翠公益发展组织会长赵连翠家中,来自刘官庄镇、招贤镇、城阳镇等乡镇的胡善连、盛长玉、宋启友等七名志愿者,在莒县红十字会代表单恩惠的见证下,《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上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范开元) 10月13日,记者从日照标准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5年,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我市在社会管理、公共服 ...[详细]
-
10月5日7时,岚山消防接到警情称,沈海高速岚山入口处往连云港方向2公里处一满载肉食鸡的活禽快运车因大雾被堵高速,车上装载的活鸡随时都有可能被热死。大队接到指令后迅速出动一辆消防车7名官兵10分钟后赶 ...[详细]
-
五年级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记者张薇摄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张薇 许蔚菡)近期,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强化年级组和学科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窦亚昆) 10月19日,第五届世界材料峰会暨新材料产学研日照对接会在我市开幕,来自中、美、法等国家的共计70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及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科技、企业、高校代表参会,重点研究探讨社会 ...[详细]
-
10月5日7时,岚山消防接到警情称,沈海高速岚山入口处往连云港方向2公里处一满载肉食鸡的活禽快运车因大雾被堵高速,车上装载的活鸡随时都有可能被热死。大队接到指令后迅速出动一辆消防车7名官兵10分钟后赶 ...[详细]
-
“国庆节”假期即将到来,为维护节假日道路交通安全,日照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往年“国庆节”期间全市道路交通状况,特公布交通流预判和分流绕行预案,公布道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提示节日期间交通安全事项简称“ ...[详细]
-
大坑处正在进行路面修复回填。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见习记者柯笛)9月11日,莲岳路往仙岳路方向,莲花路口公交站处路面下陷出现一个大坑。昨天,记者从水务集团了解到,管道修复已经完成,接下来将进行路 ...[详细]
-
眼看就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然而对于家住五莲县街头镇季家官庄村的闫女士而言,却是有苦说不出,她辛辛苦苦种的两亩玉米至今颗粒无收。记者在闫女士的玉米地里看到,大片的玉米全部死光,闫女士说,今年农历七月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