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法治 >>正文
我国新增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法治947人已围观
简介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第十批世界灌 ...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国新灌溉工程江苏洪泽古灌区、增处山西霍泉灌溉工程、世界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至此,国新灌溉工程我国的增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世界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是国新灌溉工程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的。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增处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世界我国的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国新灌溉工程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增处灌溉效益最突出的世界国家。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两千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自东汉开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历代建设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自唐贞观年间开始便有明确记载,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0.1万亩。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据了解,与我国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泰国、土耳其等国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59项。
Tags:
相关文章
胖东来调查“员工试吃事件”,涉事人开除改转岗,你怎么看?
法治一根面条让胖东来屡上热搜。2月15日,有网友视频爆料河南许昌胖东来美食城员工悄悄蹲下试吃面条后,未清洗筷子就在锅里搅拌。2月16日晚,胖东来针对该事件发布情况说明:视频中试吃的是当日员工餐炸酱面,此行 ...
【法治】
阅读更多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被授予首批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法治本报讯记者 许静)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联合公布10个首批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名单,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名列其中。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充分发 ...
【法治】
阅读更多使用社保卡有哪些好处 日照银行推出“四免三优”服务
法治本报记者 秦钊 在12月24日举行的日照社会保障卡替代医保卡、就诊卡启动仪式上,日照银行为社保卡推出“四免三优”服务,受到了众人的瞩目。 那么何为“四免三优”服务?市民能从中收到哪些实惠?随后,记者联 ...
【法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