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同比下降约20.5%丨政经十事
2025年2月8日,年全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国结较上年减少了157.4万对,婚登同比下降约20.5%。记数离婚登记数同比微增1.1%、同比至262.1万对。下降
统计显示,约丨全国结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顶峰的政经1346万对后持续下降,2022年降至683万对。年全2023年受疫情积压需求释放影响短暂回升至768万对,国结2024年再现明显下行趋势。婚登对比峰值时期,记数当前结婚规模已缩减超五成。同比
1978年,下降全国结婚登记数为597.8万对(据《2020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约丨为有统计以来最低。这也意味着,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降创46年新低。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侯佳伟,长期关注人口发展。她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当前影响结婚人数减少的三大原因是:适婚年轻人群减少、初婚年龄持续延后,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北上广深的初婚年龄已经在30岁以上了,这部分人群本身就在减少,同时又在不断地往后推(结婚时间)。”
未来5-10年,结婚人数是否会筑底或触底反弹?侯佳伟认为,很难说底线是多少,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减少。结婚人数的持续减少可能进一步加剧生育率的下行压力。2022年,我国生育水平已经降至1.05。
侯佳伟提到,欧盟一些国家的生育水平在1.5左右,其中一半是婚内生育,一半是婚外生育,如果只看这些国家的婚内生育,其实已经跌到了0.7左右。对于中日韩等东亚国家而言,仍然是婚内生育为绝大多数。随着结婚越来越晚、越来越少,生育水平必然会继续走低。
以韩国为例,2023年总和生育率仅为0.72,这与韩国年轻人晚婚不婚密切相关。以30-39岁分性别人口为例,男性未婚比例从2010年的37.87%升至2020年的50.79%,女性从20.41%升至33.61%。换言之,现今在过了生育黄金期但尚能生育的年龄,男性有一半的人未结婚,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不婚不育现象普遍。2022年男性和女性平均初婚年
(责任编辑:国际)
- 韩国华城电池厂火灾调查结果公布:涉事企业粗制滥造疏于管理
- 厦门海关集中打击燕窝走私
- 男子网贷欠十几万想“解脱” 幸好众人搜救及时
- 厦门车站最牛搬家是怎么回事 厦门汽车站平移90°过程揭秘
- 商务部: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 500组亲子家庭共筑海沧“梦田” 50幅作品进初赛欢迎投票
- “冷静期”起效 厦门集美一对夫妻一个月后破镜重圆
- “小猪佩奇”再引官司 厦门一公司侵权判赔70万元
- 北京一女子路口烧纸致9辆车被烧,警方:刑拘
- 打工妹抱早产儿深夜流落厦门街头 市民发现后纷纷走向她
- “冷静期”起效 厦门集美一对夫妻一个月后破镜重圆
- 骗子没耐心爆粗口 女子彻底被惊醒“保住”14万
- 北京推出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 首批涉及9000余套新建商品房
- 最牛搬家!揭秘3万吨的后溪长途汽车站如何“转身”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