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庄镇大沈马庄村“第一书记”张永健
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第一书记事 本报记者 刘玮玮 一棵法桐立在路边,离地两三米处展开的记庄健枝桠上绑着一个旧轮胎,这是镇大庄村张永东港区三庄镇大沈马庄这个拥有2332口人的山村里惟一的文体设施。
——记三庄镇大沈马庄村“第一书记”张永健
“当时,沈马孩子们每天就在这个‘篮球架’下练习投篮。第一书记”2012年4月,记庄健张永健自东港区财政局来到大沈马庄担任“第一书记”,镇大庄村张永一进村就看到的沈马场景让他感慨万千。
“怎么办?第一书记怎么干?”张永健仔细分析了大沈马庄村的现状:除了村前有条河穿过,三面皆山,记庄健山场面积7000亩,镇大庄村张永占全部耕地的沈马70%,村集体收入薄弱。第一书记
“为百姓解决点实实在在的记庄健事。”认真调研之后,镇大庄村张永张永健下定了决心,依靠信息优势,在区财政局的协调下,积极利用惠农政策,先后为村里争引来了150余万元政策性扶持资金,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2年8月,村民活动广场建成,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17件体育健身器材,村民们有了休闲、健身的专门场所;
——治理村前河道2500米,原来被杂树和垃圾堵塞的河流,清理通畅;
——修建了7000米的生产路;新建了村西北塘坝、村北塘坝、村东夏家旺塘坝区;修复村西重力坝潜流1座;
——新发展核桃600亩,打造核桃片;
……
这桩桩件件,是过去一年里,他和村“两委”带领全村父老奋斗出的成果。
6月14日,在新修的生产路上,村民孟庆福开着手扶拖拉机满载麦子从田里归来。“有了这条生产路,麦收不用肩扛手提,比往年节约了一半时间。”
孟庆福家的四亩地全都是村北半山腰的梯田,往年天旱的时候,只能看天吃饭。今年,靠着新修起来的塘坝,村里的麦田全都度过了春旱。“每亩估计得多打200斤小麦。”孟庆福笑着说。
惠民实事的落实,改善的不仅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干群关系也更为融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连城4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2个项目已竣工
- 人行道井盖破损 窨井变坑人陷阱
- 厦门软件园二三期内举办对接会 吸引园区100多家中小微企业参加
- 厦门环岛路前世今生:昔日战备土路 今朝“黄金海岸”
- 武汉:演绎中国创新故事
- “草根”的春晚职工的舞台 2019厦门职工春晚节目海选总决赛已开始
- 将美食与艺术创意融合 80后打造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空间
- “搭脚手架”是考题 福建省架子工在海沧比拼技能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47期|135家公司暴露ESG风险,长城汽车因重大失信行为被南方电网禁止投标
- 七车垃圾清运走 厦岛内一小区外墙一带清爽了
- 厦门市公路局加大道路巡查力度 非法指路牌及时被拆除
- 厦门背街小巷保洁考评成绩单出炉 73条街巷拿到满分
- 江浙沪为何热成“火炉”?
- 厦门市公路局加大道路巡查力度 非法指路牌及时被拆除
- “田中央的幼儿园”别具一格 因地制宜打造“农田果园课堂”
- “搭脚手架”是考题 福建省架子工在海沧比拼技能
- 永定区探索建立“合约式”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
- 厦门翔安区举办千人骑行活动:骑过青山绿水 见证翔安巨变
- 修了近40年缝纫机 老师傅想写书教徒弟
- 市民近40万差点被骗走 厦门民警成功打断骗子操作进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