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镇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厚度 撑起服务民生的温度

突出做好结合文章
南湖镇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南湖厚度
撑起服务民生的温度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李发才
舞蹈、相声、镇用乐器独奏、美丽戏曲……10月16日,乡村市文化馆文艺演出分队在盛家代疃村的建设演出既专业又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群众观看。厚度撑“要不是起服这两年新建设了这么好的文体广场,就是民温度来了演出也没合适的地方,这下好了,南湖老百姓有福了。镇用”百姓们夸口称赞。美丽
近年来,乡村南湖镇加大资金配套力度,建设先后开展了代疃至日照水库区域连片10个村、厚度撑花峡峪及万家坪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起服环马陵水库区域连片5个村以及“双湖顶—北湖”流域片区9个村的美丽乡村打造工作,镇域范围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的同时,南湖镇下大力气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结合文章,努力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厚度服务民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街边公园
提升基础设施
打造宜居村庄
南湖镇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注重立足村情、科学规划,对各村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打通断头路,高标准完善道路、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精心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五化工程,高标准硬化主次街道,统一安装照明路灯,对主要街道及景观节点进行高标准绿化;统一规划垃圾收集点,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文体广场、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场室,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南湖镇金枫园林
雕琢景观节点
打造美丽村庄
按照“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要求,南湖镇重点进行滨河公园、沿河绿道及村庄立面打造,立足日照市城市后花园区位优势,精心勾勒了一幅“漫游后花园,山水田园境”的优美画卷。同时,先后打造了西黄山前村“磨盘广场”、盛家代疃村“综合文体广场”、许家庵村“老椿树广场”、万家坪村“梯田花海”“皂角树广场”以及徐家坪村“三角绿地”、阚家城子村“地瓜广场”等景观节点。
南湖镇徐家坪美丽乡村
优化产业布局
打造富裕村庄
根据各片区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现代农旅产业发展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注重提升道路及产品展示、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优美的村居环境、便捷的配套设施助力村庄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结合温室蔬菜产业基础,在代疃区域重点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双湖顶—北湖”流域通过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连接形成一个集水域、苗木、中草药、乡村旅游等资源的综合片区,先后招引落地了润欣农林、金枫园林、金谷地农林、御品茶博园、徐家坪乡村嘉年华、稼沃蓝莓园等众多现代农业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西沈马庄村史馆内的老物件
挖掘人文内涵
打造文明村庄
在今年“双湖顶—北湖”流域片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之初,南湖镇就高度重视该片区万家坪区域会稽山的传说、皂角古树,大城子村、阚家城子村薯香文化,大宅科村梨王文化,小宅科村的“西山演绎、宅科报晓”,徐家坪村的“七彩魅力,禅意徐家”,下湖驻地红色公社文化等文化元素,先后确定了阚家城子“薯香百里,秀水田园”,徐家坪“七彩魅力,禅意徐家”,大宅科的“梨源古堂,千古浪淘”等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并融入到村史馆、文化墙、文体广场、景观节点等建设项目中,努力挖掘培植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来熏陶人、凝聚人,构建有内涵、有深度的村庄精神家园,打造底蕴深厚、文明向上的文化村庄。
大宅科村苗木繁育基地
相关文章
厦门地铁3号线两站点今起将爆破围挡 计划爆破作业时间从今起至8月29日
海峡网8月2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日起,未来一周,厦门地铁3号线创业桥站和换乘站火炬园站,将进行爆破围挡。据悉,因厦门地铁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总承包创业桥站基坑石方爆破处理作业需要,施工单位将对爆破2025-05-02- 举报火灾隐患可获千元奖励市民可拨打“96119”进行电话举报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和省公安消防总队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公安消防支队决定于4月23日至30日在全市集中开展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宣传周活动,全市各级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预计到2015年,日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5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0%。4月17日,记者从我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中获悉,我市将为65岁及以上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陈蕾)4月21日,由省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省乒乓球运动协会主办,市体育局、市乒乓球运动协会承办的山东省第十二届“市长·主席杯”乒乓球比赛在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2025-05-02
-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肖家豪)市民张先生近日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称,环岛东路黄厝段靠海边的观光自行车道最近设置了围栏,旁边立起了“共享单车禁止入内”的牌子,但是一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预计到2015年,日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5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0%。4月17日,记者从我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中获悉,我市将为65岁及以上2025-05-02
最新评论